迪士尼有哪些发展之道值得中国学习
迪士尼动画王国几乎一直受到全世界动画爱好者的喜爱,而且收获巨额的商业收益。其中有哪些值得中国借鉴的发展模式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品质的保证,迪士尼对动画制作的精细严苛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此外,让那些动画中的虚拟角色真正活起来,开发周边。最后,动画线下的衍生经济才是最能够赢得商业利润的方式。希望中国可以多多学习借鉴吧。
找动画片看动画片,推荐5068动画片大全
点击观看:新版米老鼠第2季
临近农历新年,最热门的词之一就是“孙悟空”,在猴年来临之际,大家开始将目光聚焦在“齐天大圣”身上。且不论六小龄童老师是否上春晚,让中国观众几代人内心充满崇敬和情怀的“孙悟空”绝对是个盖世英雄,猴年的主角必然是大圣。
除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以美术作品而言,经典款当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称:美影厂)《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
虽说最近美影厂的悟空公仔热销,但这毕竟是靠着猴年的推动,相比较迪士尼,中国动画消费品的商业运作还远远不够,巨大的商业价值还有待开发。
内容为王的持续发展
米老鼠的商业帝国源于内容,内容为王是迪士尼一直倡导的。
记者曾在美国遇见迪士尼动画巨制《狮子王》的导演和制作团队,其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当年派动画师在非洲大草原驻扎三年多,观察并绘制动画片所需要的场景、动物形象和符合角色性格的动作捕捉等。
“迪士尼的故事制作非常严格,首先你要有一个构想,然后撰写成剧本,剧本的审核很严,改了又改甚至被毙掉都很正常,有时候你的初稿可以堆成山,最后还不一定都能通过。因此可以被编剧部门通过的剧本基本都是比较精良的,有了剧本还远远不够,然后你得绘制,这至关重要,像《狮子王》这样让画师在非洲耗时数年的案例比比皆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完美地呈现剧本内容。”迪士尼制作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坦言。
无论是迪士尼还是梦工厂,从故事草稿到成稿、再到灯光、皮毛感设计等,迪士尼画师们为了一个镜头可能就要画一堆草图,一组镜头的草稿或许可以堆满几个房间。
目前正在热映的《功夫熊猫3》是梦工厂的代表作之一,本报记者曾参观其办公室时看到,为配合中英文版不同的发音口型,梦工厂特意将角色的嘴部绘制了中英文两种发音的口型,以配合台词的画面感。
这些都代表了美国动画电影幕后故事精细化操作流程。
美影厂其实也有一批非常优质的作品,其有48部美术片先后在国内69次获奖;有45部美术片在国际上73次获奖。获得世界声誉。在开拓新美术片种类方面,该厂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摄制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该片5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华表奖”等在内的200多个奖项。
应该说美影厂的动画经典作品绝对不输给迪士尼、梦工厂,然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美影厂的经典佳作大多集中在几十年前,在2000年后则鲜少有代表作品问世,只有《宝莲灯》等少数几部,而制作成大电影的则是老片新拍的《西岳奇童》和《葫芦兄弟》,缺乏创新故事。
反观迪士尼、梦工厂甚至是后起之秀的“蓝天工作室”则每年不断推出新作,几家美国动画巨头这几年热映的动画大片代表作包括《汽车总动员》、《冰雪奇缘》、《功夫熊猫》、《冰河世纪》、《里约大冒险》等。相比之下,美影厂和其他本土动漫公司在这几年推出的优质新作不多,这就让本土动漫缺乏持续的创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