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游戏网
导航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震撼世界的音乐剧

5068儿童网跃彦

  巴黎圣母院是改编自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的同名歌剧。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的爱情故事展开。那么这部经典的音乐剧有什么评价呢?马上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巴黎圣母院评述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巴黎,满街的游吟歌手和诗人唱着爱曲情歌——这是个多情的艺术之城;然而,每当夜幕降临,街头巷尾藏匿着的恐惧与不安却让每个人不寒而栗——这是个纷乱的年代。 ——题记

  这个学期很开心能选到“音乐剧名作欣赏”这样一门很有艺术人文素养的通识课。一学期下来,大多数我们欣赏的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剧大师韦伯的作品。但是学期中段的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与百老汇、西区的传统音乐剧相比,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确实显得有些“另类”。最扎眼的是歌唱演员嘴边挂着的麦克风,如此大型的制作,难道连几个“小蜜蜂”都舍不得买?还有就是不用现场乐队而用事先录制好的伴奏,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也许失去了一些真实临场感。再听听音乐,多为短小的歌谣体,演员每唱完一段,都可以享受一下观众的掌声。不像先前的诸如《约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贯穿性的主题非常清晰,结构上也有些连续性和发展性的意思。

  《巴黎圣母院》在基本音乐结构中纳入了大量其他因素,和人们熟悉的传统音乐剧从各方面都相去甚远。大致可以这样来总结:巨型卡拉OK演唱会+杂技表演。现场播放伴奏声带取代乐队,以简单象征性舞台取代繁琐的布景,舞者与歌者角色完全互相脱离,就连主角使用的耳挂式麦克风都怎么看怎么特立独群。摇滚乐演唱会,摇滚音乐剧,概念剧,哥特式情节剧,悲剧音乐剧——你怎么叫它都行。

  “相当好听”是所有人对《巴黎圣母院》的第一印象——作为音乐剧的音乐,我认为它比韦伯的作品更琅琅上口,且具罕见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哪怕只是试探性地听其中的一两首作品,基本上也会乖乖地买张票去把它从头到尾老老实实地看完。的确,它就是有这样的魅力,甚至在DVD版本中也能感受到类似于现场的宏大气势。

  我在先前已经看过两遍这个版本的《巴黎圣母院》了。第一次是在初中的音乐课上,老师用了近一个月给我们播放观看,那时候更注重于故事情节本身,觉得卡西莫多这样一个外貌丑陋的敲钟人内心有一种很强大的感染力,最后他的一曲《舞吧,我的艾丝美拉达》也唱的让人如此心醉。

  第二次是高三时候兴起从网上下载了DVD版本的在家里静静欣赏,由于已经有过一个大致的情节了解,这次更对其中的歌曲印象颇深。从网上了解到演出的总计50多首歌曲完全跳出美声唱法改用通俗唱腔,才发现原来音乐剧也可以像流行摇滚演唱会一样不在“曲高和寡”。《巴黎圣母院》完全运用了流行唱法,没有融入一点美声唱法,也全部采用电声乐器,没有一件管弦乐器。这两者都表明了《巴黎圣母院》追求纯粹流行风格的姿态。而在其他大多数音乐剧中,多多少少都会融入美声唱法,在伴奏乐器上,也大多以管弦乐器为主,或者在其中加入一些摇滚电声乐器,很少见到纯流行乐器伴奏的情况。

  剧中最出名的唱段《美人》真的是惊人的好听,特别是情绪随着情节发展到那个时候,三个声线不尽相同的人也唱出了三种不同的心境,彼此交融再一起,带给听众无论听觉还是心灵的强大震撼。我把《美人》看作是一幅画,工整布局营造出的均衡美感足以比拟古典美术作品所能带给人的愉悦。三大男声势均力敌,三足鼎立,支撑起稳定的人声结构,在这个精致的结构当中,每个角色都呈现出了优雅的一面,甚至卡西莫多的粗嘎之下也有一丝浪漫,而腓比斯的华丽虽则轻浮,却不至于涣散。三道声线恰似三道浓重的色彩,卡西莫多是炽热的红,弗娄罗是阴郁的黑,腓比斯则是金光灿灿,交织形成无比饱满的质感,《美人》以其本身的美轮美奂证实了艾丝米拉达传奇般的美。三位主人公的最后一句都是毫无保留的供词:魔王啊,我只求一回,让我的手穿过她的长发;圣母啊,我只求这一次,让我亲手推开她花园的门扉;百合啊,我不是个忠实的男人,我要亲手采撷艾丝米拉达的爱之花……歌声中这三种爱慕逐渐变质,从跪倒在地的卡西莫多到挺拔站立的腓比斯,由最卑微的变成最轻狂的。无论从何种角度,《美人》都是剧中一颗最为完美圆润的珍珠。群众看似凌乱实际错落有致的走位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随着歌曲的进行,舞台的重心从卡西莫多经过弗娄罗过渡至腓比斯,复杂、微妙而沉稳,最后在三位主人公的齐声合唱中,由群众表演缔造出的流动生机渐渐退淡至卡西莫多、弗娄罗与腓比斯的强烈情感背后。当弗娄罗突然单膝下跪,仿佛一道电流,又仿佛平地响起惊雷,所有的旁观者都是一记震颤,似乎是集体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也就是因为初中音乐课的一点印象,记得看过的《巴黎圣母院有》和《猫》都很好看,这次还会选择上这门选修课,而没想到又一次重逢这部伟大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第三次听,仍然不失第一次的震撼和第二次的感动,还着重观察了舞台的布景。《巴黎圣母院》的布景是简单而有冲击力的。剧目一开场,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堵由几十块泡沫拼板拼成的大墙,再加上几根大柱,就组成了巴黎圣母院,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神秘幽暗的气氛。这样的设计显然只露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个很小的部分,让人不能马上看明白,却能给人更多的想象。像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大多数音乐剧,在道具上则更多强调仿真,让人一看就明白,与他们相比,《巴黎圣母院》在布景的设计上要显得抽象得多。在长达三小时的演出里,这堵高大威武的大墙始终屹立在舞台上,由于舞台的高度和宽度完全被大墙占满,已经不便于在纵向的平面上布置太多的布景和道具,因而在整个剧目中,大墙的前面始终保留了一大片空地,以便演唱者和舞蹈者有充足的舞台来表演。这样的设计使得舞台上大多数的时候只有演员,而没有其他的布景和道具,给人以现场音乐会的效果。我还注意到,有时舞台地面上会有类似投影仪制作出的光影效果,就像阳光从大教堂的顶棚玻璃上穿过,洒落在地板上。这种昏暗的阳光的残影,不仅符合大教堂本身昏暗的氛围,更给舞台增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使得有限的舞台表现出一种无限的深邃。

  三次的观看,给我三次不同的感官和心灵的双重震撼。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虽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原著被演绎成许多版本,而这部音乐剧却得到人们最高评价的原因了吧。可以说不管你看过了多少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带给你的绝对会让你颠覆你对音乐剧的看法。在《巴黎圣母院》中,歌唱者用具象的歌词来表达情感,舞者用抽象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歌者和舞者在同一舞台上同时表达了内在和外在、具象和抽象。在舞蹈动作上,编舞还给予舞者很大的自由度,有些段落明显带有自由发挥的成份。同时舞者在舞蹈时还运用了栏杆、棍棒等道具,体现出了写实和写意的双重效果。

  《巴黎圣母院》保留着一些最传统的戏剧元素,却同时拥有着跨越文化领域的巨大潜力。它本身是一个大杂烩,然而,无论是摇滚风格的音乐,杂技表演式的舞蹈,令人眼花缭乱的舞美造型,它们却产生于具有独特个性的意念的统一之中,正是借助这一高度概括性的统一,《巴黎圣母院》才能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有生命力的整体,并最终成为一件艺术珍品。 用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话说: “能够把每一部分的表现手段都发挥到最大限度,同时又能够使整体的各个部分取得配合和平衡,而不让任何局部因素脱离开这一总的整体演出,脱离开这一总的结构统一。” 这是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最为难能可贵之处。

  像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剧目,自然比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同绝大多数著名的音乐剧一样,《巴黎圣母院》在诞生后遭受的指责也不少。比如《伦敦快报》评论说:几根丑陋的水泥柱子和一堵墙来代表美丽的巴黎圣母院,实在有失水准。《电讯日报》评论说音乐声音过于喧闹,而演员只注重嗓音而不注重表演,《泰姆士报》评论说歌曲的安排显得杂乱而没有层次等等。当然,赞扬和褒奖的评论要远远比批评的多得多。

  《巴黎圣母院》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它追新求异的姿态,似乎也在向世人表明,这不是一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而是一部完全由法国人自己制造的音乐剧。

  俗话说“事不过三”,但是我丝毫不觉得我与《巴黎圣母院》的“邂逅”会仅止于三次。每一次的重温都不断在心中注入新的精华,这就是伟大的作品的共同点。

  深深沉浸在这样的一部音乐剧里: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灰漆漆的石柱;没有色彩鲜艳的衣服,只有破衣烂衫与黑色教服;没有完美浪漫的爱情,只有现实的残酷。所以才能在这个粗俗的世界触动心底最细腻的感情。

  巴黎圣母院演出简介

  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

  时值一四八二年

  是叙述欲望与真爱的故事

  我们这些无名艺术家

  运用意象和诗韵

  试着赋予它生命

  献给各位及未来的世纪

  改编自法国文学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

  欧美乐界顶尖才子吕克·普拉蒙东(Luc Plamondon)法语谱词,理查德·科西昂特(Richard Cocciante)作曲

  格莱美奖得主、《我心依旧》(影片泰坦尼克主题曲)词作者、天后席琳·迪翁御用词曲作者威尔·杰宁斯(WILL JENNINGS)亲自操刀英文版谱词

相关文章
网友推荐